摘要:
目的 了解贵州省某市一线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(OHL)水平与职业心理健康状况,分析两者关系,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。
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,通过《全国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调查个人问卷》调查某市7个行业的劳动者OHL水平及职业心理健康状况;运用SPSS 21.0软件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,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职业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。
结果 实际调查3 643名一线劳动者,回收有效问卷3 515份,有效回收率96.49%。劳动者总体OHL水平为33.80%,4个维度OHL水平依次为职业健康保护基本知识、健康工作方式和行为、职业健康法律知识、职业健康保护基本技能,分别为71.75%、45.18%、29.19%、24.95%。第二产业的OHL水平为44.86%,高于第三产业的32.02%(P < 0.001);4个维度OHL水平最高的行业均是电力/热力/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。劳动者抑郁、焦虑、职业紧张检出率分别为73.06%、37.24%、26.32%。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:男性发生职业紧张的风险是女性的1.309倍;具备OHL者发生职业紧张、抑郁、焦虑的风险分别为不具备者的0.515、0.652、0.602倍。小学/初中、高中/职高/中专者发生职业紧张的风险为大学本科及以上者的0.797、0.660倍,而低学历者(不识字至高中)抑郁与焦虑风险均低于大学本科及以上者(OR = 0.389 ~ 0.464、0.369 ~ 0.760)。 < 30岁和30 ~ 39岁者发生抑郁的风险分别为≥50岁的2.302和1.786倍,焦虑风险分别为1.862和1.509倍。大型企业劳动者发生职业紧张、抑郁、焦虑的风险分别为小型企业的0.734、0.440、0.541倍。工龄 < 5年、5 ~ 9年、10 ~ 14年的劳动者发生抑郁、焦虑的风险均低于工龄≥15年者(OR = 0.519 ~ 0.651、0.679 ~ 0.723)。平均每周工作时间≤ 40 h的劳动者发生抑郁的风险是≥ 55 h者的0.498倍,≤ 40 h、41 ~ 44 h的劳动者发生焦虑风险分别是≥ 55 h者的0.489、0.690倍;≤ 54 h者出现职业紧张的风险是≥ 55 h者的0.600 ~ 0.663倍。
结论 该市一线劳动者的OHL整体水平有待提升。劳动者职业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。应重视对 < 39岁、大学本科及以上、工龄≥15年、平均每周工作时间≥ 55 h、小型企业的劳动者的职业心理健康干预。